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再次强调了补贴的规模门槛,提出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购置补贴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10000辆、1000辆。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
除了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额度进行调整,2021年新政将更多从市场秩序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约束和指导,比如: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强调安全生产等。
新能源汽车补贴再退坡20%
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称,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
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等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为加快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
《通知》再次强调了补贴的规模门槛,提出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购置补贴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10000辆、1000辆。这一条在2020年补贴政策中就已提出。
也就是说,车企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需超过一万辆,才能及时拿到补贴。按照2020年前11个月的销量排名,国内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最高的,分别是蔚来(37870辆)、理想(26498辆)、小鹏(20586辆)、威马(19907辆)。
2020年初,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四部委于2020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并提前明确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幅度,稳定市场预期。
在经济稳定恢复增长态势带动下和有关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二季度起触底反弹,2020年1~11月共销售110.9万辆,同比增长3.9%。
坚决遏制盲目投资
2020年以来,汽车产能过剩、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已经得到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通知》明确,加强汽车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严格执行新建企业和扩大产能项目等规范要求。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推动产业向产能利用充分、产业基础扎实、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地区和企业聚集,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
据发改委统计,2019年的汽车产能利用率比2017年下降了将近20个分点,低于20%的产能利用率的企业数量占到30%左右。清理僵尸企业成为近两年产业政策的重点内容。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处长吴卫公开表示,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非常低,部分企业不仅没有贡献,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市场资源,浪费了很多的产业资源,这些企业如果不清理的话,优质企业就很难有充分施展的空间,新的企业很难有进入的空间。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首次提及“建立健全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加强企业准入条件保持情况监督检查,促进优胜劣汰”。
同年11月,发改委还启动了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的首次摸底,宣布将全面清点5年内的投资项目,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乱象。
吴卫表示,新能源的无序竞争、盲目发展现象很严重,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效率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占比只有5%,仍不是主流,而且大量的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还是在亏钱、烧钱状态。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痛点,包括便利性和质量、安全等问题,那么将带来巨大的投入浪费,而且技术开发上的效应难以显现。
强化车企产品质量主体责任
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和安全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明显提高,但安全事故仍有发生,产品安全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
2020年10月,威马汽车连续发生的起火事件引发关注。之前蔚来汽车也先后在上海、武汉等地发生了自燃事件。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爆炸起火的事故(公开报道的)有127件,涉及38家企业和48种车型。
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电池热失控是电动汽车自燃起火的主因。保障安全的核心是研发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而国内目前在这方面仍有明显不足。
针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频繁出现的安全问题,通知进一步强化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提出对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门行政处理处罚的,明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不主动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门责令召回的,视程度予以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暂缓或取消财政补贴等措施。
《通知》还要求,推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机制,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运营、报废等全流程监管,对于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况,开展跨部门联合调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