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在稳增长、增就业、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发展压力不小。因此,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政策“及时雨”,民企盼“解渴”。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民企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进出口贡献度持续攀升。一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自主创新的硬实力大放异彩。当民营企业爬坡过坎、面临困难与挑战,精准施策、加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政策“及时雨”只有下到民企“心坎上”,才能更好地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政策好,落地是关键。国家已经推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等众多举措,但如何让这些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行力。比如,浙江温州创新推出“按份额抵押登记”业务,为企业融资打开了一扇新窗;广东佛山设立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专项资金,为中小微企业送去“及时雨”;深圳推出惠企纾困“30条”,为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铺就“快车道”。这些经验表明,政策落地不仅需要创新思维,更需要务实行动。
一方面,要梳理企业共性诉求,实施分类帮扶;另一方面,要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坚持“一企一策”,政策执行更加精准,不能“一刀切”,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打破部门间壁垒,强化信息共享、政策协同。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不能“踢皮球”,要“接得住”“办得好”。只有让政策执行不打折扣,才能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扎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地见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需要各地以认真务实的态度炒股配资什么意思,将“真金白银”的政策变成助力民企发展的春风,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商瑞)